博雅家长分享网 > 上海 > 金山区

法鼓山僧伽大学

(台湾省私立普通大学)

法鼓山僧伽大学介绍:

  法鼓山僧伽大学法鼓山僧伽大学简介校訓與院訓悲、智、和、敬──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我們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學僧,應遵循我們的校訓「悲、智、和、敬」,但這也是作為一個出家人所應具備的修件。換句話說,這四個字是為了養成一個出家人所應遵循的原則,不只是我們法鼓山僧伽大學的精神。創辦人的開示今天要和大家談談為什麼以「悲、智、和、敬」做為我們僧伽大學的校訓?先談「和敬」這兩個字。「和」是我與人和,不是要求他人跟我和;「敬」是我敬人,也不是要求人家來敬我。和敬,是僧團的準則,也就是「六和敬」。僧團一定要和、要敬,才能夠大家彼此助道,否則就失去僧團的意義。一個出家人如果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不能尊敬人,老是想到自己,老是想要伸展自己的想法、需求、理想,特別是伸展自己的私欲,那很糟糕!尊重他人,以和敬為先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我的一個哥哥從上海帶了一串香蕉回家。因為路途遙遠,香蕉皮已經發黑,但因我年紀最小,所以分到完整的一根,我吃了一口覺得真好吃,又甜又香,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東西!那時我心想:學校裡的同學一定也沒有吃過,於是就把它帶到學校獻寶,也讓同學們高興,嚐一嚐這麼好的味道。可是因為同學很多,所以就不准他們咬,只准他們每人0一口。0著、0著,0到最後,有一個同學卻一口把它吃掉了,結果其他的人都很生氣,大家追著要揍他。這則故事是說,當自己有東西和大家分享的時候,大家都很和樂、很快樂,可是只要有人私心一起,想一個人獨吞,就會引起大家的不滿。我把香蕉分給同學,在六和敬中稱為「利和同均」,類似俗話說「有福同享」。此外,我們難免會有和他人見解想法不同的時候,如果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有理,那就會爭執不下。以佛法來說,眾生有種種性、有種種結,我們要和敬待人,尊重他人。尊敬、尊重他人的想法,並不是說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而是當自己有別的想法時,還是可以提出來,只是當其他人不贊成時,那就要妥協,尊重他人的想法。不過,有些人會反過來說:「那你為什麼不尊重我?」如果這樣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尊重他人的想法,就不是和敬。我們應該拿和敬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為了「和」,就要尊重他人的想法。現代的人都很有主見,很有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是壞事。譬如我常和我們的執事法師們一起開會討論,通常是我聽了大家的想法之後,再提出我的意見。但是,有時候大家會說:「師父,你的想法是錯的,我們的是對的,我們大家都希望這樣。」那我就只有妥協,因為少數服從多數,我只有一個人,我就順從大家的想法。但如果確定我的看法比大家的好,我也一定會說出個道理來,讓大家心悅誠服,願意接受,如此就變成大家共同的意見了,我絕不會用高壓的手段。因此,有好的意見,還是可以表達,說了之後如能讓人接受,那就變成大家的共同意見;如果說出來之後,大家仍不能接受,那就只好放棄。這就是「六和敬」中的「見和同解」。利人利己,以悲智為根再者,校訓中的「悲、智」,就是菩薩的精神,行菩薩道就是要有智慧、有慈悲。「慈悲」是利樂眾生,「智慧」是斷除煩惱,自己少煩少惱,也讓眾生少煩少惱;自己不被煩惱所困是智慧,也讓眾生不被煩惱所困是慈悲。煩惱是從身心環境所產生的,我們不受身心環境的狀況所影響是「智慧」,也幫助眾生不受身心環境所影響而起煩惱是「慈悲」,這是菩薩行、是菩薩道。「悲」、「智」、「和」、「敬」加起來,就是「菩薩僧」。以法鼓山為例,我們是大乘僧團,是菩薩的僧團,我們所現的出家相是聲聞相,但我們修的是菩薩行。大乘經典裡,就有許多現聲聞相、修菩薩行的大阿羅漢的例子。因此,我們的校訓──「悲、智、和、敬」就是大乘的出家菩薩行,其中「和敬」代表出家的僧團,「悲、智」代表菩薩行。其實,「悲、智、和、敬」這四個字,是所有出家菩薩都應該遵從的。而把它特別標明出來作為校訓,是我們僧大的特色,也是我們僧團的特色──要把我們自己培養成「出家菩薩」,現聲聞相、修菩薩行。現聲聞相應該要「和敬」,修菩薩行應該要用「悲智」。要培養一個標準的出家菩薩,就必須用這四個字,這就是我們的特徵與特色。【院訓】本院以養成戒定慧三學並重之佛教青年人才為宗旨。 本院同學應具備清淨、精進、少欲、無諍、整潔、寧靜、和樂、自動、自律、自治之基本精神,益以互敬互助、直諒多聞、砌磋砥勵、道業與學業並進,以達成研究與修持之崇高心願。本院同學應惜常住物,熱心大眾事,除因公、上課、工作,不濫攀俗緣,不為娛樂及應酬外出,對所分配之工作應盡力盡責做好,以資養成福智雙運之美德,及-利生之願力。在僧伽大學尚未成立之前,聖嚴師父便以法鼓山僧團為一「三學研修院」,雖不具學院形式,卻是將戒定慧三學落實於生活實踐中,於出家修道生活中完成戒定慧三學之研修。為此,聖嚴師父於1979年特別親撰「院訓」,以茲惕勵全體僧眾。如今法鼓山僧團每日早課後,全體僧眾必定共同誦讀一遍,以為勉勵。 ◎創辦人的開示 本院以養成戒定慧三學並重之佛教青年人才為宗旨當初我寫這個院訓的時候感觸很多,因為在寺院裡面修行的人,有兩種偏頗。一種是年輕的人來讀書、學佛,只知道從知識與學問上去追究,如果知識和學問不能使他們滿足,就會想離開。另外一種,進入寺院以後,只是去作苦工、苦力、建築寺院、打掃寺院,以及應酬信徒、接引香火等工作。這兩種都有問題。第一種是偏於學問、知識的,他們知道佛法,也知道佛學,但是沒有實修,自己本身的生命跟學問,沒有結合在一起的,是脫節的;如果是這樣,進學校就可以了,不需要出家,做一個居士也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如果是第二種,就成為廟祝型的人,不是住持佛法的人才,無法把佛出世的本懷傳播給眾生,這是非常可惜的事。這不是我們出家人所希望的事,所以本院是以三學為標準。◎所謂「三學」就是戒、定、慧。「戒」簡單地說,就是在家人不做的善事、好事、修行,我們要做。在家人做的壞事,或世學的事,我們不做。「定」,就是實際的修行,打坐、拜佛、懺悔、念佛、看經。「慧」是從戒、定而產生的。「慧」有兩種,一種是世間慧,一種是出世間慧。世間慧從知識學問而產生;出世間慧就是無我的智慧,也是無我而產生大慈悲的一種智慧,這一定要經過悟境才能夠達到。所謂悟,也就是自己從修持戒與定,而能夠轉變你的人生觀,或自己的人格。我們希望能夠三學並重,進而達到養成健全的佛教人才。而且本院是以年輕人為主,沒有接受年紀太長的人來修學;如果有,我們也不會拒絕,但是另有不同的養成管道。學僧應該具備的條件和態度  清淨首先要從身清淨、口清淨,然後做到意清淨。身清淨就是不犯殺、盜、淫;口清淨就是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清淨不容易做到,但是口清淨、身清淨可以盡量做到。身清淨最基本要做到我們的環境是清淨的,環境如果不清淨,我們自己住在其中就是不愉快的;人家看到我們,就覺得這個地方沒有精神、沒有朝氣。口清淨是不兩舌、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搬弄是非就是兩舌,是非之地誰都怕,有是非的道場,自己住不下來,有人來了以後,也會害怕。妄語就是欺騙別人, 以使自己得到利益,卻讓別人受傷、受損害,這都不清淨。惡口就是互相鬥嘴、破口相罵,如果有這種情形,兩個人罵,兩個人一起離開;一個人罵,這個人離開; 這叫做不共住。 精進精進就是盡自己的心力或體力來修行、辦道,自利利人。我們無一處無一時不是在修行,生活起居無非修行,甚至於吃飯、睡覺無非修行;常常檢點自己,注意自己在做什麼,這就是精進。但是精進不是拚命,不是很緊張地用功,而是輕輕鬆鬆,盡自己的心力、體力,不斷不斷地鍥而不捨,這叫做精進;懈怠則是常常原諒自己,身體稍微有一點 不舒服、不自在,馬上就想休息、想請假,不想上殿、過堂了。要知道,大家共同在一起修行,最能夠增長道心,眾人的心力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力量,能夠使你 轉變,所以要集體共同的修行。 少欲凡是來出家的人,不要帶東西,不要帶錢,最好連衣服也不要帶,只要你一個人來;這樣子,第一,沒有後顧之憂;第二,進了常住以後,一律平等,彼此不會比較、計較。進來之後也不准有私人的財產,如果有人供養你們錢也不准收,你可以說:「請供養常住。」對方如果說:「我一定要給你!」你便告訴他:「好!你給我,我還是交給常住的。」這樣子欲望才會愈來愈少,欲望少,才能夠安下心好好用功。少欲才能知足,知足才能快樂。有了錢,很容易生煩惱,即使是俗家的錢,也不准用、不准要,既然出了家,俗家的財產就跟你沒有關係,如果俗家人要供養,就請他們供養三寶。道場會負責大家的管教養衛,道場是由三寶來護持的,雖然師父自己並不賺錢,但是你們多一個人來就有一份福報,你們多一份修行就多一份感應;所以不要存錢,不要存東西。 無諍僧團是和合僧,彼此之間沒有過不去的事,沒有意見上的衝突,意見溝通時,不堅持己見。如果發生爭論了,怎麼辦?戒律中有一條「如草覆地」,比喻地面 有坑洞,就把草放上去,踩過去就算了;也就是說僧團發生爭論,不是找師父來評長論短,更不能找在家人來評論。有了爭論,彼此各退一步,以常住整體的考量、 想法為準則,個人爭論的內容就不要再提了,就是叫做無諍。 整潔我們的環境中的任何東西,一定要擺放整齊,不能零亂。如果環境零亂,我們的心也會零亂。 寧靜 寧靜就是不准喧嘩、不准吵鬧,還有在拿東西、搬東西、開關門時,不要弄得乒乓響;走路要輕,吃飯的時候,碗筷不要有碰撞的聲音,當然更不可以有吵架的聲音。 和樂之前說到寧靜、無諍,那麼可能就會有人認為:「那好了!我也不跟他講話,他也不跟我講話,我們不講話就寧靜了,不講話就無諍了!」不是!寧靜不是不講話,無諍不是不來往,僧團師兄弟彼此之間要如同手足般親切,要互相照顧,互相體貼、體諒。有和才能樂。如果經常把臉拉長,本來沒有煩惱的,也會煩惱,因為別人心裡會想:「他大概是生我的氣了!」或是「他是不是發生什麼問題?我還是別惹他,免得麻煩。」我們出家人見了任何人,臉上都要輕輕鬆鬆、和和氣氣的,這樣才會彼此一團和氣,心中愉快。 自動所謂自動的意思是,雖然有些事不是我份內的事,但我看到了,就能舉手之勞把它做好,但這也不是要你整天婆婆媽媽的。如果每個人都有這種習慣,我們的任何事情,除了有人管理之外,還有大家隨時自動自發地去照顧。 自律自律是非常困難的。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如法如律的環境,看到別人不守規矩,知道那是不好的,可是臨到自己時,就有很多的藉口,自己原諒自己,這就叫做不知自律。自律就是要盡自己的力,做到團體所要求的規律。 自治自治就是大家互相的治理自己。師父由於非常忙碌,往往沒有辦法跟你們在一起生活,但是有戒長的法師來照顧你們,和你們生活在一起,指導你們、輔導你們;但是戒長法師的人數畢竟不多,而且出家人應該要有獨立的精神,所以每一個人還是要學著自己管理自己。 直諒直,就是心中不藏心機、陰謀。既然是來修行的,我們這裡多半是沒有這樣的人,但有時候反而直得太過頭,就沒有諒了。也就是心直口快,想講的就這麼講了,但是對方可能不能接受,會反彈,所以要迂迴一下,不直接和對方衝突,這就是諒。諒也是諒解、原諒,例如我雖然不清楚對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要想:「他大概有些什麼問題,也許是心理上、身體上發生了什麼事,所以我要諒解他。」「直」是對的,但是必須再加上一個「諒」,那才是圓滿的。 多聞多聞是時時處處要多學習,但學習並不完全是從書本上的。來出家就像是剛出生的小孩子,什麼事情都要學,時時、刻刻、樣樣都要留心學習,這叫多聞。你們不要說:「多聞,所以我要去學一部論,學一部經,我要成為0師。」不對!現在要先從做沙彌、沙彌尼開始,包括烹煮、針線,先把這些生活上的基礎學好,以後才有可能成為0師。 切磋切磋是互相砥礪、互相勉勵、互相研究;也就是說,自己即使已有意見、想法,也會去請教別人。以我來說,我也不是萬能的,僧團裡的事,有時候我也不知道,你們之中有的人知道的比我多,所以我就會去問你們的意見,這就是叫切磋。 砥礪砥礪就是勉勵。砥礪原來是指兩個石頭互相摩擦,把石頭上許多稜角磨掉,讓彼此變得光滑;由於互相摩擦,所以砥礪和切磋未必是愉快的事。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忠言本身就是砥礪,是苦的事;你接受的時候是苦的,但卻可以因此而有成長。砥礪也是互相的督促,彼此互為諍友。你不好的地方,我要告訴你;他不對,我要提醒他;我不好的地方,也希望別人來勸誡。但是,你不要專門砥礪人,拿著粗石頭磨人家,如同刺、刀、劍去戳人家,卻不要被磨。這是不對的!一樣也要讓人家來磨,這才是互相的砥礪。 道業與學業並進道業是什麼?道業,處處都在修道;學業,處處都在學。學業,雖然我們也要學經律論,但學問不一定完全是書本上的,處處留心、時時刻刻注意,就是學問。 以達成研究和修持之崇高心願研究是學問的,修持是屬修道的,這是你們諸位來這裡的崇高心願。 本院同學應惜常住物,熱心大眾事常住的事、常住的東西,和在家人觀念完全不一樣。常住物不是你自己家裡的東西;大眾事,不是你個人的事。很多人覺得出家前在公司裡做事,結果到這邊來也做一樣的事,心中就會有這樣的念頭:「我當在家人做這些事,出家了竟然還是做這種事,那我出這個什麼家啊?我還是回去算了!」對於這樣的人,我會說:「在家人吃飯,出了家以後還吃飯,那最好你出家以後就不吃飯了。」其實我們出家人做事的觀念完全不一樣。在家人工作,是為了賺錢養家活口,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而工作;但我們常住裡的事,你不是為了生活而做,不是為師父而做,也不是為你自己做或任何人而做,而是為成就修行的道場而做的。法鼓山是成就人來修行、接引人來接受佛法的道場,是自利利他、-利生的地方;我們做的事都是自利利他、-利生的事。如果觀念能夠轉過來,你做任何事都會是愉快的,做任何事都是在修行。承擔常住的事、大眾的事是修福,愛護常住的物,是惜福。常住物,不是你我個人的,而是十方施主來供養三寶的,是三寶物。三寶物來之不易,因為施主辛 辛苦苦、流血流汗賺了錢來供養,我們要物盡其用,用到不能用為止,只要還能用,補補、洗洗、改改還要用。不要以為現在時代不同了,丟掉舊的,新的馬上來, 這個觀念不能有,為什麼?因為物資得之不易,信施難消。 除因公、上課、工作,不濫攀俗緣為自己的名、利而攀緣,稱之為濫攀俗緣。俗緣就是俗人的緣,包括俗家的人在內。諸位來修行,一攀俗緣,道心就沒有了,一天到晚在想那個信徒家裡大概有什麼事了,娶媳婦、嫁女兒、小孩子滿月……,舉凡這些事你覺得都要去關心一下,如果這樣,我們還能修行嗎?修行的人對俗人的事不要管。尤其是你們剛剛來出家,一有俗緣,就很容易跟著俗人跑。現在你們學佛法都來不及,還有時間、機會去攀俗緣嗎?在道場,我們要接引信徒,而不是去攀緣。攀緣和接引是不一樣的,攀緣是老是在為自己的名利著想,希望對方給自己一些好處,幫自己一些忙,這不是接引,這是攀緣。我們出家人時時刻刻想的是,有什麼東西給別人,有什麼是可以讓別人得到利益的,這才是接引。 不為娛樂及應酬外出不准外出看電影、不准參加娛樂活動。所謂應酬就是,過去在家時的關係,例如親戚、朋友、同學,他們有什麼事希望你能去一下;如果非去不可的話,尚未落髮的還可以去,落了髮現出家相的就不准去了。但是盡量從尚未落髮開始,就不要去。 對所分配的工作,應盡力盡責做好這一點大家多半可以做到,但仍然欠缺一點盡力的用心。自己份內的工作,不僅是師父要你做的,或團體分配你做的,而是自己修福修慧的機會,應該要用心投入,把這個工作做得求其善、美,處處想辦法改進、改善以求做得更好,那就叫做盡力了。 以之養成福智雙運之美德及-利生之願力修福修慧、悲智雙運,最後才能夠-利生。如果我們沒有做到前面所談到的出家人的條件和態度,將來-利生的時候,就會受人批評。例如有人說:「這個法師是不錯啦!講經講得很好的,但是……」或是「這個人很苦心修行,但是……」如果這兩種只能選一種,哪一種重要?當然是修行重要,因為如果只會講經,其他出家人的心行、威儀不及格,那不如去做教授、講師,很多居士也會講,何必要出家呢? 所以,要努力做到讓別人沒有機會說我們「但是……」到這裡講完了。師父很慚愧,講了這麼多,自己也未必已經全部做到,但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在教書的時候也是如此,經常對學生說:「我不是很好的一個學 者,但願你們要比我更好。」「我不是一個修行很好的師父,但願你們能夠有很大的修行。」「我不是很懂得經教的人,也不是很了不起的法師,但願你們能夠成為全能的。」你們不要拿師父做標準,你們應該以我現在講的話為標準。电话:886-2-24987171地址: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半岭14-5号友情赞助,中国校园网http://www.cnxyw.org/
  地址: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半岭14-5号
  电话:886-2-24987171地址: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半岭14-5号

金山区更多学校
法鼓山僧伽大学点评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