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医学院创建于1965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现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层次较为齐全,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的中医药本科院校。2004年成为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2007年被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6年11月,学校中医学专业接受教育部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证考察,专家组现场反馈结果为“完全认可”。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林城贵阳,拥有花溪、甲秀等4个校区,占地1785亩。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067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3人、本科生9534人。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等15个直属院部;有中医研究所、中药研究所、民族医药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9所临床实习(教学)医院、12个社区医学实习基地、17个护理实习基地、54个非医类专业实习基地。其中,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060名,专任教师651人,其中高级职称367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40名、硕士生导师315名,博士生导师17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名,首批全国骨伤名师2名,贵州省名中医3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名,省管专家11名,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养对象7名;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有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9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2个,省研究生创新基地4个。
学校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6个、贵州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以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5个。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等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护理、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获准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工作。
在现有的18个本科专业中,有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所有专业涉及医、理、工、法、管5个学科门类。学校积极推进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级试点项目1个、省级项目2个。2015年“卓越中医师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点;2016年中医学、中药学专业纳入一本招生。
学校有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10余个。2013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954项,各类科研经费1.11亿元,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29项。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
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在历届全国“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涌现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全国百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针灸推拿机制研究及产品研发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和创新创业团队。
学校积极搭建国际中医药交流平台,近年来先后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对外交流合作大幅增加,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把握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实现新发展。贵阳中医学院将紧紧抓住中医药全面振兴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历史机遇,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把学校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民族医药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址: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栋青南路 邮编:550025
校办电话:0851-88233004 邮箱:gyzyxyyb@126.com
地址: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栋青南路 邮编:550025
电话:0851-8823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