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位于赤坎古镇,背枕人杰地灵的平畴,面襟碧波粼粼的潭江,西望巍峨矗立的百足山,环境清幽整洁,校园布局合理。校园面积119880平方米,学生均占地37.05平方米,校舍面积69578平方米,生均占建筑面积21.5平方米。 现有60个高中班,学生3236人,每个班平均54人。专任教师215人,其中高级教师27人,研究生学历和在读研究生人数共9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9人。
开平市第一中学位于赤坎镇东郊。 民国8年(1919年)着手筹办,当时开平县长李介丞带头捐毫银300元为开办费,并委派关隽、吴在民、谢作康到香港等地募捐,得到谭宣廷、黄汉光等港澳同胞的支持。民国9年(1920年)春季正式招生开学,校舍暂设在赤坎镇鼎信祖祠,称“开平县立中学”。首届招生100名,分甲乙两班。首任校长李介丞,后因李介丞调职而委托关隽办理。民国22年(1933年),学校成立建校委员会,筹建新校舍。赤坎司徒教伦堂族人献出羊咩洲96亩作校舍用地,并捐建校费5万元(白银);赤坎关光裕堂捐建校款1.5万元;建校委员会又委派校长邵耀镛、教师司徒度前往东南亚一带向华侨募捐建校款港币4万元。民国24年(1935年)末,完成首期工程,兴建了教学大楼(教伦堂纪念堂)和宿舍大楼(光裕堂纪念堂),民国25年(1936年)春,开平中学从关鼎信祖祠迁往新校舍上课。民国29年(1940年),增办高中。民国35年(1946年)改名为“开平县立第一中学”。1949年10月,开平县人民政府接办了该校,1960年,改称开平中学,1961年,列为县的重点学校。1968年改为赤坎公社中学。1978年起恢复“开平县第一中学”校名,同年定为佛山地区和县的重点中学。1993年3月随开平撤县建市更名为开平市第一中学,同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 开平市第一中学建校以来,得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和支持。1979年,华侨、港澳同胞捐集港币14万元,为学校添置了教学设备。1982年,香港司徒濂石置业有限公司捐助港币50万元,新建了教学大楼,旅美华侨司徒伟捐助港币6万元,加上县拨款16万元,建成游泳池一个,更衣室2间,教师与学生宿舍楼一座。1983年,港澳同胞捐助教学仪器价值1.65万元。1984年,香港同胞谭和赠送影印机1台。1985年,该校应届毕业生潘协庄以605分的成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系。1986年,全校有132人考上各类大学,其中李奕概以602分的成绩考进清华大学。1987年,关颖聪以654分的成绩,荣列全省理工科考试成绩第一,被清华大学录取。为鼓励先进,旅美华侨谭广生捐资成立“开平 一中奖教奖学金”。1987年县政府拨款27.6万元,兴建了初中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290平方米。1988年又拨款27.6万元,兴建了实验大楼,建筑面积898平方米,国内外校友捐款近50万元,兴建了“校友楼”,建筑面积1743平方米,用作图书馆、阅览室。1992年,有教职工103人,学生1466人,其中高中生701人,初中生765人。学校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其中课室24间,1840平方米,教工宿舍731平方米,学生宿舍4371平方米,实验室及其它建筑物1.04万平方米,有游泳池一个,面积2185平方米,教学设备价值10.7万元。 开平市第一中学是江门市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是全国“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实验学校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课题BFB010469实验基地(创新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实验)。她拥有一支德尊才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聚集侨乡大地三千多名佼佼学子;她以“砺志、进取、博学、笃行”为校训,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以质强校,以法治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树理想、勤学习、守纪律、爱劳动、有礼貌、讲卫生”的良好校风。建校八十六年来,英才辈出,桃李满天,声名远播。近年高考升学率大幅攀升,屡创佳绩,位居开平乃至江门前列;参加全国竞赛捷报频传,誉满神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丰收,屡获殊荣。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广东省档案综合管理特级单位”、“江门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江门市标兵文明单位”、“开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开平一中以其骄人的成绩和崭新的面貌成为侨乡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赤坎古镇
电话:261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