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程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0年设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业学堂,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即为学校的知名校友。经过多年融合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以工学为主,文理渗透,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2016年,学校获批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龙湖校区、桐柏路校区和南阳路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5.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3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41.50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8.8万平方米,各类运动场13.5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1亿元,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177个,校外实习基地217个。图书馆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15.08万册,电子图书64万种,中外文数据库34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6人,副高级职称426人;博士学位255人,硕士学位764人。现有中央联系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国家级及省级优秀教师17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杰出青年4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1人,并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内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97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27000人,其中本科生17000余人。设置有纺织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教学院(部)21个;本科专业45个。现有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8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各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科研成果显著。拥有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厅)级科研平台6个,校级科研平台21个,是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省级科研平台中有省级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中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2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市厅级以上人才团队13项,其中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滚动支持计划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项,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7项。学校还分别参与了“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几年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2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201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授权专利363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荷兰撒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20多所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联合开办了3个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煤炭、纺织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应用为主”的办学理念,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天的河南工程学院,正处于人心凝聚、攻坚转型、快速发展的阶段。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博学精艺”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勉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敬业爱生治学育人”的教风和“尊师好学砺志有为”的学风,致力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引领,努力建成开放型、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
邮编:451191
电话:0371-62508001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祥和路1号
电话:0371-625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