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家长分享网 > 广东 > 广州市

中山医科大学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公办普通大学)

中山医科大学介绍:

  中山大学医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创办于1866年的博济医学堂,它是我国最早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1886年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经过一百四十多年的薪火相传,我校的医学教育形成了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三严”的优良教学传统。近年来,我校医科教学探索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实践的“三早”新模式,逐步形成了我校医学教育“三基三严三早”的特色。2001年10月两校合并后,为医科教育的发展树立起新的里程碑,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已取得显著成绩。中山大学的医科教学单位主要集中在北校区。现有医学部、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医学教育主要由医科各学院及8所附属医院承担。中山大学医科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医学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处于国内先进行列。目前医科有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从1989年开始,每四年评一届,1989年至2005年共计五届,我校医科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 8 项,省级教学成果 35 项,校级教学成果 132项。目前,在医科必修课程中,校级精品课程有33 门,其中已获省级精品课程11门(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人体解剖学、法医病理学、放射诊断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医学统计学),已获国家精品课程6门(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寄生虫学、人体解剖学、法医病理学、放射诊断学)。从2003~2006年间,我校医科参加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编写共有主编32人,副主编12人,编委120人。2005年度我校医科获卫生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2006年我校医科有22本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31本医科教材列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山大学医科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得到了海内外医疗卫生机构的普遍认同,在国内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社会各界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对中山大学医科毕业生都有着良好的评价:“基础理论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中山大学医科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在本科教学方面,医科现有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法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七年制、五年制)、护理学、药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方向)等13个本科专业,总体结构与布局合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护理学专业是省名牌专业,在华南地区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拟申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医科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在校学生总数为8599人,其中本科生4905人,研究生3694人。临床医学现有三种培养模式,即:5年制本科、7年制本-硕连读和8年制本-硕-博连读,2004年开始每年招收8年制学生100名,并停招7年制。8年制是全国七所首批招生院校之一。医科现有来自印度、马来西亚等南亚、东南亚的28个国家的留学生325人,其中本科生266人,硕士研究生46人,博士研究生13人。从2006年起每年招收100名本科全英教学留学生。在医科科研方面,医科“十五”期间所获得的批准经费比“九五”增长了203.01%,总数达3.5亿元;2006年度纵向批准经费达9920.6万元,统计至2008年1月9日,2007年度纵向批准经费达1.7251亿元。“十五”至2007年,共获得169项次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3项。医科的杰出人才亦不断涌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含2名双聘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目前,我校医科有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普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卫生毒理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华南肿瘤生物学、眼科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眼科学、肿瘤相关基因与抗肿瘤药物研究、热带病防治研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卫生部重点实验室3个:眼科学、肾脏病临床研究、辅助循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基因疫苗研究卫生部医药生物技术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鼻咽癌诊治、肾脏病、肝脏疾病研究医科现有8所附属医院,其中5所综合性医院和3所专科医院。2007年共收治门诊病人近776万和住院病人20.08万。我校附属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长期以来,附属医院一直充分发挥着医疗技术优势,注重品牌建设,坚持科教兴院、人才立院的强院战略,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学科品牌得到提升。附属医院采用各种新方法,新技术成功诊断、治疗和抢救了许多危重、疑难和罕见病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医疗界填补了许多空白。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形成了一大批重点和特色的科室和专科,在国内、并在港、澳和东南亚一带享有盛誉。
  地址:广州中山二路74号大院
  电话:020-87778223

广州市更多学校
中山医科大学点评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偞鐗犻、鏇㈡晝閳ь剟鎮块濮愪簻闁规澘澧庨悾杈╃磼閻橀潧鈻堥柣鎿冨亰瀹曞爼濡歌婵洭姊虹粙娆惧剰妞わ妇鏁诲璇测槈閵忊晜鏅濋梺鎸庣箓濡盯藝閵壯呯=濞达絽鎼瀷濡炪値鍋勯ˇ閬嶅箲閵忕姭鏀介柛銉㈡櫇閻﹀牓姊虹粙鎸庢拱缂佸鍨甸埢宥夋晲婢跺鎷虹紓浣割儐椤戞瑩宕曞⿰鍫熺厵闁告垯鍊栫€氾拷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銊х彾闁割偆鍠嗘禒鍫㈢磼鐎n偒鍎ユ繛鍏肩墪閳规垿鎮╁畷鍥舵殹闂佺粯甯$粻鏍蓟閻旇櫣纾奸柕蹇曞У閻忓牆鈹戦埥鍡椾簼闁挎洏鍨藉濠氭晲婢跺浜滅紓浣割儐椤戞瑥螞閸℃瑧纾肩紓浣靛灩楠炴劙鏌涚€h埖瀚�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欒兌缁垶宕濆Δ鍐ㄥ灊闁哄啫鐗婇崐濠氭煠閹帒鍔氶柛鎾舵嚀閳规垶骞婇柛濠冩崌閹虫宕奸弴鐔蜂户闂佸壊鍋呭ú姗€鎮¢悢闀愮箚闁靛牆鍊告禍楣冩⒑缂佹﹩娈旈柨鏇ㄤ邯閺佹劙鎮欓悜妯绘闂佽法鍣﹂幏锟�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孩顐介柨鐔哄Т闂傤垱銇勯弬鎸庮潔婵炴垶姘ㄩ惌娆愩亜閵忥絾纭鹃柍瑙勫灴閹晠顢欓懖鈺€绱樻俊鐐€栧褰掑礉濞嗘挾宓侀煫鍥ㄧ⊕閺呮悂鏌ㄩ悤鍌涘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闁哄稁鍘肩粣妤呮煙閹规劦鍤欑紒鈧径灞稿亾楠炲灝鍔氶柟閿嬪灴閹虫捇宕归姘秺閺佹劙宕ㄩ璺攨婵$偑鍊愰弲婵嬪礂濮椻偓楠炲啰鎲撮崟顒€顎撻梺鍛婄缚閸庤崵妲愰悙鐢电=濞达絽澹婂Σ鍛婄箾鐏忔牑鍋撻幇浣圭稁婵犵數濮甸懝鍓у婵傚憡鐓忛柛顐g箖閸f椽鏌e┑鍥╃畵妞ゎ亜鍟存俊鎯扮疀閺囩儐鍤ょ紓鍌欑贰閸犳鎮烽埡渚囧殨妞ゆ劑鍩勯崥瀣煕濞戝崬鐏℃繛鍫熸礋濮婃椽宕ㄦ繝鍌氼潔闂佺ǹ楠搁崯鍧楀煝閹捐鐭楀璺虹灱椤旀洟姊洪悷閭﹀殶闁稿鍋熸禍鎼侇敇閵忊€斥偓鍨箾閹寸偛绗氭繛鍛功閳ь剝顫夊ú婊堝箠閹炬眹鍋戝ù鍏兼綑缁€瀣亜閹炬瀚妶顐⑩攽閿涘嫬浜奸柛濠冪墱閺侇噣骞掑Δ鈧悿顕€鏌嶉崫鍕殭闁搞劍绻堥弻鐔煎箚瑜嶉。宕囩棯閹冩倯闁靛洤瀚板浠嬪Ω瑜庨崳顔界箾閹寸偞宕勯悘蹇旂懅濡叉劙骞掑Δ鈧粻鐔兼倵閿濆骸浜滄い蹇ユ嫹 QQ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倿閿旈敮鍋撶粭娑樻搐缁€鍐ㄢ攽閻樺疇澹樼紒鐙€鍨堕弻銊╂偆閸屾稑顏�2642104